總網頁瀏覽量

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

台商陸況調查的不同啟示

自由廣場  2007. 3. 9.

 


        全國工業總會「台商陸況調查」報告顯示,假如兩岸開放直航,有超過四十五%的受訪台商表示將增加對中國投資,卻只有二十三.二%的受訪台商將增加對台灣投資。換句話說,增加對中國投資的台商比增加對台灣投資的台商高出一倍,為什麼?

        受訪台商也認為到中國投資會比在台灣投資遭遇更多困難,譬如:「海關手續繁雜、巴結高官之交際費用太高、中方信用普遍欠佳、銀行借款不易、中方缺乏履行合約誠意、電力通信與運輸設備不足、當地市場不易開拓、地方政府行政干預、勞資糾紛」等等諸多問題,但仍然表示,未來一年內一定或可能增資者佔二十.八%及三十一.四%,中國磁吸魅力如此強大,為什麼?

        貴報社論提出「大吸小」的磁吸理論,並以日本「本州」與「四國島」及台灣本島與澎湖為例說明。四國島土地只有本州十二分之一,與本州只隔狹小的瀨戶內海,後來搭建了三座大橋,方便的交通反而使四國島更多的人口流向本州,而四島國成了日本經濟之邊陲地區;澎湖的土地面積只有台灣本島之二百八十三分之一,民國六十六年馬公航空站開航,方便的交通使澎湖人紛紛到台灣本島謀生,澎湖人口也由過去的十三、四萬人滑落至當今的九萬多人。結論是大小兩者間之經濟往來只會產生大吸小的磁吸效果,小的一方終極成為邊陲,因此認為對中國直航會造成台灣邊陲化。

        這樣的推論是否正確?我認為若以四國島及澎湖為例,人口是向繁榮的都市移動,而不是向土地大的地方移動,因為都市就業機會多,民眾嚮往多采多姿的都市生活。而滯留於中國約百萬餘台灣人,大部分都是台商,與上述人口移動的原因完全不一樣,他們因在中國設廠而必須留下來經營,設廠為的是那裡有便宜且充斥的勞工。因為去的是老闆、經理、技術人員,百萬高消費群的離去,當然造成台灣消費萎靡不振。

        民進黨政府曾提出各種經建計畫,但都不能留住台商。貴報強調「除非做好對中國之『積極管理』,一切都將徒勞無功。」但是資金出走的方法太多,防不勝防,因此我認為做好『積極管理』是不可能的任務,如其治標,不如治本,大量引進外勞,根絕去中國的誘因。因此,挽救台灣經濟的藥方是:先將外勞比例提高為一比一,產業自行引進外勞;進一步,再讓外勞工資與本勞工資脫鉤。唯有對症下藥,台灣經濟才能浴火重生。

(作者 - 高為邦,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)

※  自由廣場刊出的文章有部分刪減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