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

降低外勞成本 〈斷交的省思〉

自由廣場  2007. 6. 14.

 


       中國提供哥斯大黎加四億三千萬美元金援,成功地挖走了與我建交長達六十三年的邦交國。
 
       中國為什麼有能力收買台灣的邦交國?因為鄧小平「招商引資」的政策成功而經濟崛起,不但有能力收買哥國,拿下巴拿馬也是遲早的事。我們不僅要問,為什麼中國能夠在短短十來年的光景迅速經濟崛起?靠的就是數萬家西進的台灣製造業,由他們領航將產品行銷到全世界,賺到外匯存底超過一兆二千億美元。我們要進一步問:台商是心甘情願地西進中國嗎?當然不是!大多數是含淚西進,背後的推手不是別人,正是以前執政的國民黨及現在執政的民進黨。
 
       鄧小平「招商引資」政策磁吸走台灣的製造業,「戒急用忍」、「積極管理」均無法阻擋產業的出走,財經專家提倡的「產業升級」與「產業創新」更是無濟於事。問題出在那裡?答案是「台灣產業出走為了去遷就充斥且便宜的勞工」。為什麼政府無法滿意產業的需求?
   
      在國民黨制定而民進黨堅決維護的外勞政策下,特權與仲介結合,抽取超過百分之百的仲介費,無法承受的廠商不是關門歇業就是含淚西進,目前台灣經濟的困境與中國經濟的崛起,不就是拜兩大黨的政策所賜嗎?這樣不合理的政策當真是為了「外勞會取代本勞」、「影響產業升級」、「人權」或「國家形象」?還是每年三、四百億元新台幣的「仲介費」在作祟?
 
      如果將產業背負的額外仲介費包袱卸下,那目前液晶面板LCD後端的模組LCM部分,就不必移往中國,可以產生至少十萬個工作機會。不僅可以緩和產業西進中國的熱潮,還能使在中國的台商回流,第一年起碼有三千家,一家平均二千萬美元的營業額,那是六百億美元,即二兆新台幣的生意。
 
      如果與開放中國旅客來台做比較,即使如馬英九所期待的目標:每日有一萬名中國旅客,每人每天在台灣花費五千元新台幣,乘三六五天,一年不過是一百八十二億元新台幣的生意,不到因外勞鬆綁而第一年回流台商生意的百分之一,孰輕孰重還需要再強調嗎?更別說一萬名中國旅客來台灣前,要看中共臉色,來台灣後,還得忍受小孩隨地小便大人隨地吐痰的惡習。
 
      與哥國斷交,也許是好事一樁,不但省了大量冤枉金援,也讓國民黨與民進黨好好想想,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。
 
(作者 - 高為邦,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