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

台灣產業存亡之戰

自由廣場 2006. 11. 30.

 

       在台灣,資金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匯進匯出,政府要想控制產業外移是不可能做到的。過去李前總統的「戒急用忍」無法阻擋王永慶前往福建漳州蓋發電廠,投資金額高達三十二億美元。後來陳總統的「有效管理」及「積極管理」也一樣管不住台商投資中國的熱潮。據美國國會統計,到二○○四年為止,台商投資中國的總額為二千八百億美元,佔全球投資中國的一半,其中八成以上的錢都是經過美國、日本、香港、威京群島等地,間接轉進中國的,政府真正能管得到的只是股票上市的大型企業。

        美商凱雷收購日月光卻可能改變這點,因此決不能等閒視之。日月光是世界最大封裝測試廠,是一個體質好、經營團隊強、會賺錢的公司,經營者在沒有財務危機的情況下,心甘情願被外商收購,不是為了西進中國,而是為了全球半導體整合,這樣的解釋合邏輯嗎?我認為這絕非好事,可能是高科技產業出走的第一張骨牌!最起碼的損失是:一個原本為台灣創造巨額利益的大型公司,就這樣變成了外國的公司,努力打拚的心血結晶,就這樣拱手讓人,不可惜嗎?

      「戒急用忍」、「有效管理」及「積極管理」都是正確的政策,但是在執行上是非常困難的,因此,政府無法阻止台商出走是不幸的事實。但是,只要執政黨不要故步自封而有所覺悟,願意改變觀念接受建言,重振台灣經濟仍然大有可為。只要改變外勞政策,利用外勞重振台灣國際競爭力!台商不但不會出走,而且還會回流投資台灣。

       在現有的制度下,產業界以區域為單位,自行引進外勞,將巨額佣金退還給區內廠商。如此一來廠商勞工成本大幅降低,外勞所得不變,只是將特權對產業的剝削還給了廠商。這不但增加產業的國際競爭力,糾正不勞而獲歪風並減少官員貪瀆的機會。同時再將外勞雇用的比例提高為一比一,雇一位本勞就有權雇一位外勞。雙管齊下,有了充沛外勞的支援,在台灣的廠商就不必出走,在中國的台商才敢回來,新的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,最後台商、本勞、外勞及政府都是贏家,唯一的輸家是中國。

        現在已經到了台灣產業存亡之秋,謙卑、反省、接受建言重振經濟?還是傲慢、偏見、一意孤行繼續空轉?就取決於執政黨的一念之間。

(作者 - 高為邦,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