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

經濟不好 誰該負責?

自由廣場  2007. 12. 27.

 
       為什麼台灣經濟不好?副總統呂秀蓮說:「傳統產業去中國,工廠關起來,連筆記型電腦也去了中國,一兆五千多億產值出走,所以才會這樣壞,冤有頭,債有主,大家要搞清楚。」台灣經濟不好,台商要負責任!不能老是怪阿扁與民進黨。

       國策顧問黃天麟認為台灣經濟變壞的轉捩點在於二○○一年的經發會。因陳水扁總統上任不久,擋不住泛藍國會議員、台商、西進派學者的壓力,認為「不開放等於鎖在台灣等死」,民進黨政府才將「有效開放、積極管理」正式定調為「積極開放、有效管理」。經濟不好,錯在泛藍國會議員、台商、西進派學者!

難道國家領導人與執政黨,都沒有責任嗎?

       去年 三月十七日 陳總統召見,他說他看過我寫的「投資中國你必須知道的陷阱」這本書,感慨良多!在這麼惡劣的投資環境下,他不解為什麼台商還會去中國投資?我回答總統,因為台商在投資前得不到正確的資訊,媒體大都報喜不報憂,鼓勵去中國投資的書總在一百本以上,而真正以實際案例揭發投資黑暗面卻只有我寫的一本。我向總統報告,台商向政府投訴的案件至少一千件,但政府很少公布受害台商失敗的真正原因,又以保護隱私為由,不肯將受害者名單交給本協會,無法進一步追蹤與報導,造成後進的台商無法記取教訓而繼續盲目西進!難道陸委會、海基會與新聞局不要負責嗎?
 
       大部分台商去中國為了獲得便宜且充沛的勞工,這個問題若以市場機制引進外勞就能解決,但台灣政府卻作繭自縛,硬要求產業付出高於市場價格的基本工資,可是外勞實拿只有基本工資的四成,結果一半的基本工資進了仲介與特權的口袋。這樣錯誤的政策不但造成貪污,還從此斷送了台灣產業的競爭力,無法競爭的台商不是被迫關門歇業,就是關掉台灣工廠而去中國蓋新工廠,這才是台商離鄉背井出走的真正原因!政策錯誤是因,產業外移是果,經濟不好是必然的結局。這樣錯誤的政策民進黨堅持不改,勞委會、經濟部與經建會,難道不要負責任嗎?
 
       陳總統召見時就當面承諾要推動「台商回流外銷特區」,特區內外勞工資與本勞工資脫鉤,本協會一位資深台商喜出望外,脫口而出問總統:「是真的嗎?」總統再次保證會推動,並告知會有後續動作。可是到現在已快二年了,卻還八字沒有一撇!是誰在阻礙改革?為何總統沒有排除萬難履行承諾?台灣經濟不好,難道總統不要負責嗎?
 
       往者已矣,但是我們能寄望於未來的領導人及其團隊嗎?
 
〈作者 - 高為邦,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
 
註:藍色部分被刪除,題目為「台灣經濟寄望誰?」

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

經濟笑呵呵 人民苦哈哈

自由廣場  2007. 12. 13.

 
      2007年第一、二季、三季經經濟成長率為4.19%5.24%6.92%,因此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達5.46%高成長的經濟帶來的應該是高消費、繁榮與快樂,而實際上轎車銷售掉了三成,中高檔的餐廳客人少了一半,高爾夫球場門可羅雀,計程車載客減少很多,老百姓快樂不起來,中興百貨關門了!亞歷山大健身俱樂部倒閉了!為什麼政府公布的數字與人民的感覺有如此大的落差?經濟成長了,人民反而受苦,這不是很矛盾嗎?

        經濟為什麼成長?因為外銷增加,經濟部發表今年第三季外銷訂單增加18.5%,如此亮麗的成績自然把第三季經濟成長率推高到6.92%,但是,「台灣接單、海外生產」的比例大增,從去年第三季41.8%,提高到今年第三季46.7%。雖然外銷增加推高經濟成長,台商老闆與股東的荷包增加了,但對台灣政府與人民並沒有帶來什麼好處!因為在中國生產,經濟成長使得中國政府稅收增加了,工作機會變多了,中上游供應業更好了,周邊服務業〈金融、運輸等〉更強了,消費市場更活蹦亂跳,景氣與繁榮等等好處統統都給了中國。在台商獲利一分、中國獲利十分情況下,導致台灣愈來愈窮!中國愈來愈富,這樣下去經濟必然先統一,政治統一的惡夢也將來臨!

        這一切苦果都起源於一個錯誤的外勞政策,1992年政府將外勞工資與本勞工資綁在一起,從此台灣的競爭力開始下滑,逼走了為台灣創造經濟奇蹟的中小企業,創下「台灣接單、海外生產」的模式,海外生產的比重由1992年0%漸增到1998年的10.5%,然後增高到2001年的16.7%、2002年的20%、2005年的36.9%、2006年的42.3%,最後飆升到46.7%。這個數字並不會就此打住,因為經濟部估計今年政府批准去中國投資的金額將超過100億美元,創歷史新高,比去年成長三成以上!

        全世界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把它的製造業一半放在海外,尤其在一個處心積慮要消滅我們的國家,「台灣接單、海外生產」的經濟模式,讓我們嘗到「經濟成長而人民受苦」的苦果,也扭曲經濟成長的涵意,當然更重創台灣經濟!因此,我才一再呼籲,讓外勞工資與本勞工資脫鉤,吸引台商產業回流,這是拯救台灣經濟的唯一特效藥,只要國、民兩黨把人民的利益及台灣的前途放在特權與黨的利益之上,那台灣就有救了!可是到目前為止,國、民兩黨總統候選人都視若無睹,避而不談!嗚呼哀哉,尚饗!

〈作者 - 高為邦,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〉

註:藍色部分被刪去。

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

第三種投票方式

自由廣場  2007. 11. 30  部分刊出

       一階段領票投票:一次領取大選票及公投票,圈選後分別投入大選票匭及公投票匭。選民若不想領公投票,必須在取票時表態,這會給有些選民壓力,也有些選民不知道可以拒領公投票,在感受壓力或不知情之下都會領取二張選票,因此增加公投案的投票率,對贊成公投的一方有利。

      
二階段領票投票:選民先領取大選選票,圈選後投入大選票匭,再領取公投票,圈選後投入公投票匭,完成整個投票程序。但選民投完大選票後,可能不願再領公投票,直接離去,因此會使公投案投票率減低,對不贊同公投的一方有利。
 
       基於本身的立場與利益,藍綠双方以各種理由爭得面紅耳赤,幾天下來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。綠營思考撤換地方選務主委、抓人、延後選舉、更甚至於解嚴。藍營則串聯十八縣市抵制,誓死不從,並不惜在投票時動用警察。至於國家資源空耗、社會動盪不安、民眾情緒撕裂等問題,國、民兩大黨似乎毫不關心!難道藍綠對抗高於國家利益嗎?
 
       嚴格的說,一階段領票投票與二階段領票投票都可行,但都不盡理想。首先,都不能保障選民的的隱私權,因為選擇領公投票會被貼上綠色標籤,不領則被貼上藍色標籤,不管選民怎麼做,都會扯入藍綠統獨之爭!其次的問題是如何控管公投選票?既然有人不領公投票〈尤其是二階段領票〉,多餘的公投票就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,因此徒增控管風險。

      
我提出第三種選擇,將一階段領票投票做一點修正,將公投選票上加印一個「拒絕投票」的選項,選民必須一次領二張選票,不得拒絕,原本不願意領公投票的選民,可以圈選「拒絕投票」,投入公投票匭。計票時,圈選「拒絕投票」的選票視同拒領的選票。如此一來,選民可以在完全沒有壓力下自由投票,選票可以有效控制避免做票,一舉兩得,不知藍綠陣營能否各讓一步接受這個方案?讓一場無謂的風暴就此打駐!
 
〈作者 - 高為邦,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